close

  • 2011-06-16
  • 中國時報
  • 【呂昭隆/台北報導】

     前行政院長郝柏村談到大陸軍事失利,頗多感慨,他並以「後見之明」,從用兵立場提出「六個如果說」。如果採用這「六個如果」,既能和亦能戰,以待美國政局的演變,大陸未必河山變色。

     郝柏村說,第一個如果是一九四八年秋,如果東北戰場蔣介石採取軍師長的意見,放棄瀋陽,主力向營口撤退,確保以營口與葫蘆島兩港,為補給線的據點,以三十萬大軍分守兩個主要海空據點,足可牽制林彪五十萬大軍入關,可保華北平津走廊。

     郝柏村說,如果以秦皇島港及大沽港為補給基地,足可保衛平津走廊,則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,中共不可能在北平宣稱建政。

     郝柏村指出,如果濟南守軍王耀武主力,於一九四八年初秋即主動放棄濟南,而向青島撤退,與膠東守軍會合,組成以青島港為補給基地的十萬大軍據點,足可牽制陳毅主力南下,主導徐蚌會戰。

     郝柏村說,如果黃百韜兵團,由新安鎮向連雲港撤退,構成以連雲港為補給線的十萬大軍據點,不僅免除在碾莊被殲,且可牽制陳毅主力,無法集中對杜聿明部形成包圍。

     郝柏村說,如果無碾莊的失敗,杜聿明部主力可順利撤至淮河以南,不致有徐蚌會戰失敗。

     郝柏村還說,如果有營口、葫蘆島、秦皇島、大沽港、青島港、連雲港為主體的據點,足可牽制共軍主力過江。

     郝柏村認為,以上六個如果的戰略如採用,既能和亦能戰,以待美國政局的演變。

     此外,郝柏村說,惜蔣介石未作理性思考,白崇禧一九四七年曾向蔣建議,立即主動放棄吉林、長春及石家莊等重要城鎮據點,縮短戰線,改採戰略守勢,未被蔣接受,乃戰略錯誤。一九四八年夏末,實為全軍之最後時機(全軍為保存戰力之意)。

     郝柏村還說,蔣介石下野之後,應將廣東交由桂系,青島劉安祺部,放棄青島後,即應逕轉海南島,不必與桂系互爭廣州控制權。郝柏村認為,如果當時軍隊不亂了步調,國軍還可以確保東南沿海,與中共一搏。

 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小黑美 的頭像
小黑美

停看聽過一生

小黑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